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在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之際,特推出“學黨史·守初心”專欄,讓黨員干部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以昂揚姿態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第一冊:中國共產黨簡史
3.6 黨的七大和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 黨的七大 在德國法西斯面臨徹底覆亡和抗日戰爭接近勝利的前夜,在全黨整風的基礎上,1945年 4月至 6月,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延安楊家嶺中央大禮堂召開。出席大會的正式代表 547人,候補代表 208人,代表著全國 121萬名黨員。這次大會負有總結以往革命經驗、迎接抗日戰爭勝利和引導中國走向光明前途的任務。 毛澤東向大會提交《論聯合政府》政治報告并作口頭報告,朱德作《論解放區戰場》軍事報告,劉少奇作《關于修改黨章的報告》,周恩來作《論統一戰線》發言。 黨的七大提出黨的政治路線是:“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在我黨的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為著建立新民主主義國家,大會再次提出 “廢止國民黨一黨專政,建立民主的聯合政府 ”的口號,進而提出結束國民黨一黨專政的兩個具體步驟:目前時期,經過各黨各派和無黨無派代表人物的協議,成立臨時的聯合政府;將來時期,經過自由的無拘束的選舉,召開國民大會,成立正式的聯合政府。 大會制定了新民主主義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綱領,提出實現中國工業化的宏偉任務,并在黨的文件上首次明確提出:“中國一切政黨的政策及其實踐在中國人民中所表現的作用的好壞、大小,歸根到底,看它對于中國人民的生產力的發展是否有幫助及其幫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縛生產力的,還是解放生產力的。” 黨的七大把黨在長期奮斗中形成的優良作風概括為三大作風,即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作風、和人民群眾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作風、自我批評的作風。這是共產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毛澤東在此前大會預備會上強調看齊意識,他說:“我們要向中央基準看齊,向大會基準看齊。看齊是原則,有偏差是實際生活,有了偏差,就喊看齊。” 黨的七大選舉產生新的中央委員會。6月 19日,七屆一中全會選出13名中央政治局委員,選舉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為中央書記處書記,毛澤東為中央委員會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書記處主席。8月,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毛澤東為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朱德等為副主席。這就使全黨在組織上達到了空前的團結和統一。 黨的七大是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召開的一次極其重要的全國代表大會。它總結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 20多年曲折發展的歷史經驗,制定正確的路線、綱領和策略,克服黨內的錯誤思想,使全黨特別是黨的高級干部對于中國民主革命的發展規律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從而使全黨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礎上達到空前的團結。七大以 “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 ”載入黨的史冊。 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 把毛澤東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并寫入黨章,是黨的七大的歷史性貢獻。 劉少奇在《關于修改黨章的報告》中指出:“毛澤東思想,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與中國革命的實踐之統一的思想,就是中國的共產主義,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報告概括了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內容,這就是:關于現代世界情況及中國國情的分析,關于新民主主義的理論與政策,關于解放農民的理論與政策,關于革命統一戰線的理論與政策,關于革命戰爭的理論與政策,關于革命根據地的理論與政策,關于建設新民主主義共和國的理論與政策,關于建設黨的理論與政策,關于文化的理論與政策等。 黨的七大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是近代中國歷史和人民革命斗爭發展的必然選擇。毛澤東思想是在黨領導人民艱苦奮斗的基礎上,通過總結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在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它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以獨創性理論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而毛澤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開拓者。 黨的七大之后,全黨同志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團結一致,為奪取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英勇奮斗。 全面反攻與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 1945年上半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進入最后勝利階段。4月,聯合國制憲會議在美國舊金山舉行,包括中國解放區代表董必武在內的中國代表團出席會議。中國成為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之一和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 同年 8月 9日,蘇聯紅軍開赴中國東北戰場,同中國軍民一道對日作戰,加速了徹底打敗日本侵略者的進程。同日,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后一戰》的聲明。隨后,延安總部朱德總司令發布七道全面反攻命令。在極為有利的國際形勢下,中國抗日戰爭進入全面反攻階段。 這時,國民黨軍隊主要集中在中國的西南、西北地區,而日軍在華北、華中和華南占領的大部分城鎮、交通要道都處在共產黨領導的敵后軍民的包圍中。根據延安總部的指示和命令,各抗日根據地軍民向日、偽軍發起猛烈的全面反攻,很快解放大片國土。 8月 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廣播形式發布《終戰詔書》。日本無條件投降。9月 2日,日本代表在投降書上簽字。侵華日軍 128萬人向中國投降。至此,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結束,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也勝利結束。日本代表在投降書上簽字的第二日即 9月 3日,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10月 25日,中國政府在臺灣舉行受降儀式。被日本占領 50年之久的臺灣以及澎湖列島,重歸中國主權管轄之下。這成為抗日戰爭取得完全勝利的重要標志。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反抗外敵入侵持續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犧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爭,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斗爭。據不完全統計,在整個戰爭期間,中國軍民傷亡 3500多萬人。按 1937年的比值折算,中國直接經濟損失 1000多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 5000多億美元。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成為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歷史轉折點,也對世界文明進步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它徹底打敗了日本侵略者,有力地捍衛了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徹底洗刷了近代以后抗擊外來侵略屢戰屢敗的民族恥辱;它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使中國人民在精神上、組織上的進步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為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實現徹底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礎;它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大團結,弘揚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它對世界各國人民奪取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維護世界和平的偉大事業產生了巨大影響,顯著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使中國人民贏得了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尊敬,中華民族贏得了崇高的民族聲譽。 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這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取得完全勝利的決定性因素。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自己的歷史使命,捍衛民族獨立最堅定,維護民族利益最堅決,反抗外來侵略最勇敢,并作出最大的自我犧牲。在抗日戰爭時期,在民族危亡的歷史關頭,中國共產黨以卓越的政治領導力和正確的戰略策略,指引了中國抗戰的前進方向,堅定不移推動全民族堅持抗戰、團結、進步,反對妥協、分裂、倒退。中國共產黨高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堅決維護、鞏固、發展統一戰線,堅持獨立自主、團結抗戰,維護了團結抗戰大局。中國共產黨人勇敢戰斗在抗日戰爭最前線,支撐起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希望,成為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抗日戰爭的實踐表明,中國共產黨是領導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堅強核心。 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的壯闊進程中孕育出偉大抗戰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偉大抗戰精神,是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將永遠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 中國共產黨堅持動員人民、依靠人民,在推動展開全民族抗戰的人民戰爭中,自身力量也得到了空前發展壯大。在全民族抗戰中,八路軍、新四軍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裝對敵作戰 12.5萬余次,鉗制和殲滅日軍大量兵力,殲滅大部分偽軍,敵后戰場逐漸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主戰場。到抗戰結束時,人民軍隊發展到約 132萬人,民兵發展到 260余萬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民主根據地即解放區已有 19塊,面積達到近 100萬平方公里,人口近 1億。中國共產黨在全國社會政治生活中所占的比重,和抗日戰爭前相比大大增加。這為在取得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偉大勝利基礎上,最終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條件。
Copyright ? by Copyright By 2013 - 2024 MOUMOU LAW OFFICE 北京市盈科(呼和浩特)律師事務所
地址: 呼和浩特賽罕區烏蘭察布東路58號內蒙古自治區供銷合作社聯合社大樓3層 電話: 0471-6378086
服務熱線
0471- 6378086
0471- 6378086
微信號
掃碼關注我們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