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在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之際,特推出“學黨史·守初心”專欄,讓黨員干部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以昂揚姿態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第一冊:中國共產黨簡史
4.2 粉碎國民黨的軍事進攻和第二條戰線的形成
全面內戰爆發 1946年6月26日,國民黨軍隊在完成內戰準備后,以 22萬人悍然進攻鄂豫邊境的中原解放區。其后,國民黨軍向其他解放區展開大規模進攻。全面內戰由此爆發。 對人民革命力量來說,戰爭初期的形勢相當嚴峻。 在軍事方面,國民黨軍隊總兵力約 430萬人,其中正規軍約 200萬人;解放區人民軍隊總兵力只有約 127萬人,其中野戰軍 61萬人。雙方總兵力對比為 3.4∶1。國民黨軍隊擁有裝備較好的陸、海、空軍;解放區人民軍隊沒有海軍和空軍,裝備基本上是繳自日、偽軍的步兵武器,僅有少量火炮。 在經濟方面,國民黨統治區有 3.39億人口,約占全國 76%的面積,國民黨政府控制著幾乎所有大城市和絕大部分鐵路交通線,擁有全國大部分近代工業和人力、物力資源;解放區人口約 1.36億,土地面積只約占全國的 24%,近代工業很少,基本上依靠傳統農業經濟。 國民黨過高估計了自己的力量,蔣介石聲稱,倚仗國民黨的優勢,“一定能速戰速決 ”。國民黨軍隊參謀總長陳誠甚至揚言,“也許三個月至多五個月便能解決 ”中共軍隊。 國民黨敢于發動全面內戰,很重要的是依恃美國的支持。毛澤東指出:“蔣介石雖有美國援助,但是人心不順,士氣不高,經濟困難。我們雖無外國援助,但是人心歸向,士氣高漲,經濟亦有辦法。因此,我們是能夠戰勝蔣介石的。” 為粉碎國民黨的軍事進攻,黨制定了各項方針政策。在政治上,堅持黨的領導,放手發動群眾,團結一切可能團結的力量,建立最廣泛的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在軍事上,實行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作戰原則和積極防御的方針,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而不以保守或奪取城市和地方為主要目標。 粉碎國民黨軍的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 從 1946年 6月至 1947年 6月,人民軍隊處于戰略防御階段,戰爭主要在解放區內進行。其中,前 8個月粉碎了國民黨軍隊的全面進攻;后 4個月努力打破國民黨軍隊的重點進攻。 從 1946年 7月中旬到 8月下旬,在極為艱難的條件下,粟裕等指揮華中野戰軍,在蘇中地區接連進行 7次作戰(蘇中戰役),殲敵 5萬余人。淮北戰場、晉冀魯豫定陶戰役、晉察冀晉北戰役、東北 “三下江南、四保臨江 ”戰役也都傳來捷報。這些勝利,振奮了人民軍隊的士氣,頓挫了國民黨軍隊進攻的鋒芒,也取得了主要在內線殲敵的初步經驗。在戰爭的前 8個月,人民軍隊收復城市 135座,殲敵 70.8萬人。國民黨企圖以速戰速決的方式消滅人民革命力量的計劃宣告破產。 從 1947年 3月開始,國民黨軍隊在全面進攻受挫的情況下,對陜北和山東解放區改行重點進攻。人民軍隊繼續執行積極防御的作戰方針。 在山東,華東野戰軍在陳毅、粟裕等指揮下,先于 2月下旬在萊蕪地區全殲國民黨第二 “綏靖 ”區副司令長官李仙洲部 5.6萬余人,后又于 5月中旬在孟良崮戰役中全殲國民黨軍精銳主力整編第七十四師 3.2萬余人。國民黨軍隊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基本上被粉碎。 在陜北,國民黨軍胡宗南等部 25萬人向延安發動突然襲擊。中央機關主動于 3月 18日撤離,開始了艱苦的陜北轉戰。不久,中央機關分為三部分,由劉少奇、朱德等組成中央工作委員會,到華北進行黨中央委托的工作;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率中央和人民解放軍總部的精干機關,繼續留在陜北,指揮全國各戰場作戰;葉劍英、楊尚昆主持的中央后方委員會,轉移到晉西北統籌后方工作。 陜北群眾基礎好,地形險要,回旋余地大。根據中央指示,彭德懷、習仲勛指揮西北野戰兵團采取 “蘑菇 ”戰術與敵周旋,于撤離延安后 45天內,在青化砭、羊馬河、蟠龍鎮三戰三捷,殲敵 1.4萬余人;而后在沙家店戰役全殲胡宗南部整編第三十六師師部和兩個旅。到 8月間,國民黨軍隊對陜北的重點進攻也被粉碎。 在粉碎國民黨軍隊重點進攻期間,其他解放區的軍民,對收縮兵力、轉入守勢的國民黨軍隊實施戰略性的反攻。晉冀魯豫野戰軍舉行豫北和晉南攻勢,解放了豫北、晉南大片地區。晉察冀野戰軍舉行正太戰役、青滄戰役和保北戰役,打通了晉察冀和晉冀魯豫兩解放區的聯系。東北民主聯軍發動夏季攻勢,溝通了東滿、南滿、西滿、北滿根據地的聯系,改變了被分割成為南北兩個作戰集團的局面。 從 1946年 7月起至 1947年 6月止,人民軍隊在一年的內線作戰中殲敵 112萬人;自己的總兵力發展到 190多萬人。人民軍隊在戰略防御階段結束后,以新的態勢跨入人民解放戰爭的第二個年頭。 國民黨統治區的政治經濟危機和人民運動的廣泛發展 全面內戰爆發后,為籌措內戰經費,國民黨政府不但對人民征收苛重的捐稅,還無限制地發行紙幣。通貨膨脹像脫韁的野馬一樣達到駭人聽聞的程度。1948年 8月,法幣發行額已比 1937年全國抗戰前夕增加 47萬多倍,物價飆升至全國抗戰前的 725萬多倍。這種惡性通貨膨脹,實際上是對國統區人民的普遍掠奪。官僚資本極度膨脹,工農業生產嚴重萎縮,大批民族工商業瀕于倒閉,城市失業人數陡增,廣大農村餓殍載道。國民黨統治區陷入嚴重經濟危機。全國各階層人民在饑餓和死亡線上掙扎,不得不團結起來,同國民黨政府作你死我活的斗爭。 為擺脫經濟危機困境,國民黨政府進一步投靠美帝國主義,大量出賣國家權益,美國商品在中國市場形成獨占地位,給處境危殆的民族資本以毀滅性的打擊。駐華美軍在中國橫行霸道、胡作非為,激起中國人民極大的民族義憤。 1947年 5月中旬,學生的反饑餓反內戰運動在全國范圍內迅速高漲。5月 20日,京、滬、蘇、杭學生 5000余名走上南京街頭,舉行 “挽救教育危機聯合大游行 ”,高呼 “反饑餓 ”“反內戰 ”等口號,遭到反動當局鎮壓。同一天,北平 7000余名學生也舉行了 “反饑餓 ”“反內戰 ”示威大游行。這就是五二〇運動。 學生運動的高漲促進了整個人民運動的高漲。1947年,全國 20多個大中城市中先后有 300余萬工人罷工。在農村,廣大農民反抗抓丁、征糧和征稅。以學生為先鋒的愛國民主運動同國民黨政府之間的斗爭,逐步形成配合人民解放戰爭的第二條戰線。黨適時地提出在國民黨統治區人民爭生存斗爭的基礎上,建立反賣國、反內戰、反獨裁的廣大陣線,使第二條戰線的斗爭更加廣泛、深入地發展起來。國民黨政府在軍事戰線和政治戰線上都打了敗仗,已處在全民的包圍之中。
Copyright ? by Copyright By 2013 - 2024 MOUMOU LAW OFFICE 北京市盈科(呼和浩特)律師事務所
地址: 呼和浩特賽罕區烏蘭察布東路58號內蒙古自治區供銷合作社聯合社大樓3層 電話: 0471-6378086
服務熱線
0471- 6378086
0471- 6378086
微信號
掃碼關注我們
返回頂部